时间:2025-03-14 13:34:47 来源:整形美容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89
睑外翻矫正治疗的治疗特征青岛睑外翻矫正治疗失败修复有副作用吗?
1、眼睑外翻矫正治疗重度眼睑外翻:眼睑缘外翻,部分或全部睑结膜暴露在外,使睑结膜失去泪沟的湿润,初局部充血,分泌物增加,久之干燥粗糙,高度肥厚,呈现角话。下睑外翻可时泪点离开泪湖,引起泪溢。更研究时,睑外翻常有眼睑闭合不全,使角膜失去保护,角膜上皮干燥脱落,易引起暴露性角膜炎或溃疡。
2、眼睑外翻矫正治疗可以治疗轻度眼睑外翻:无出其右眼睑缘离开眼球,但由于破坏了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毛细作用而导致泪溢。
1、上睑皮瓣法:仅用于修复下睑轻度外翻。因皮瓣的长到限制,所以较多用于老年眼睑较松弛的患者。该皮瓣一般取单蒂,但对老年松弛性睑则可设计成双蒂转位。
2、皮片移植法:一般用于中度或重度外翻的病例。其优点是手术方法较简单,术区周围不留瘢痕;缺点是皮肤色质与受区不协调,皮片挛缩易致外翻复发,供区留有瘢痕。
3、额颞部皮瓣法:此法适用于上、下睑中度外翻的病例。优点是皮瓣色质协调,皮瓣宽度可在1.0-1.5cm之间,皮瓣的长宽比例可达7:1,术后切口瘢痕较隐蔽;缺点是对皮瓣的设计及操作要求较严格才能保证手术成功,但只要掌握好皮瓣的设计及皮瓣的保护,效果较好。
4、局部皮瓣法:通常用V-Y推进法及“Z”成形法,适用于轻度外翻的病例。其优点是皮肤色质协调,方法较简便;但对外翻的矫正程度有限。
5、耳后皮瓣法:此法适用于中度或重度外翻的病例。优点是皮瓣的可供面积大,且形状可为不规则形,供区隐蔽;缺点是操作复杂,皮瓣蒂长,易致血循环障碍而影响皮瓣的质量,只能应用。
6、鼻唇沟皮瓣法:此法通常用于瘢痕靠近内侧的病例。优点皮瓣色质协调,效果可靠,其供区皮办宽度可达1.5cm,术后供区瘢痕较隐蔽;缺点是供区瘢痕在术后半年仍较明显,使用率较高。
7、颞浅动脉岛状皮瓣法:根据眼睑松解后缺损的形态及大小、设计以颞浅动脉额支为血管蒂的额部岛状皮瓣,可修复上、下睑较大面积瘢痕挛缩引起的睑外翻。额部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
8、颧部皮瓣法:此法通常用于瘢痕靠近外侧的病例。优点与鼻唇沟皮瓣法相同,但皮瓣宽度不宜超过1.0cm,且术后瘢痕较明显,使用率不高。
9、Y久性外侧睑缘粘连术:适用于采用其他方法无效的顽固病例,尤以眼睑闭合不全导致角膜病变者。手术是在距外眦6-10mm处上下睑缘灰线处劈开,直达外眦后嵌插缝合造成睑外缘Y久性粘连,这样既可缩短睑裂横径,减少角膜、结膜暴露,使麻痹的下睑得以支持而矫正睑下垂。
10、眼睑紧缩术:适用于老年人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眼轮匝肌及其周围筋膜、内外眦韧带松弛、薄弱、张力减退以及皮肤松弛、因重力作用下垂而形成的下睑外翻。
11、悬吊术:即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筋膜条、颞肌瓣、硅胶绳、PTEE束等,将上述悬吊材料直接穿过睑缘皮下,分别向内外上方悬吊固定而使麻痹性或老年性眼睑外翻获得矫正。
如果在外翻比较严重时,这种皮瓣就难以达到修复要求,这是由于上睑组织有一定限制,如皮瓣过长就不易成活,过宽大则上睑创面无法缝合。有时也可以设计颞部皮瓣来进行修复。当病员年龄较大,上睑皮肤比较松弛时,可设计双蒂上睑皮瓣修复下睑外翻,术后效果常比单蒂者为佳。
1、眼部急性炎症。
2、有全身出血性疾病。
3、严重疤痕体质。
Z形成形术
睑外翻矫正,去软组织内的瘢痕组织,潜行分离四周创缘皮下组织,交错互换两个皮瓣,随之眼睑恢复正常位置,间断缝合皮肤创缘。
1、瘢痕性睑外翻:眼睑皮肤面病斑痕收缩所致。睑皮肤瘢痕可由创伤、烧伤、化学伤、眼睑溃疡、睑缘骨髓炎或脸部手术等引起。
2、老年性睑外翻:只适用于下睑。由于老年人眼匝肌功能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眼睑不能仅贴眼球,并因下睑重量使之下坠而引起。
3、麻痹性睑外翻:也只适用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又因下睑重量使之下坠而发生。(编辑3001)